三十這個數字太有意義了,
算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。
先從工作來回顧。
21-30歲正好是大學畢業、出社會、開始工作的重要階段。
剛出社會的時候,
「工作」這件事的理想和現實層面在我的小腦袋裡有太大的差距,
現在有好一點了。
小時候自視甚高,念到北一女跟台大以後見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,
開始了解到自己的不足跟平凡,也開始更多對自己的認識:
到底是什麼樣的人、想過什麼樣的生活。
目前我的認知是,人會隨著時間改變,包括我自己,
每個階段重視的價值都不同,
我甚至有過在兩份工作轉換之間,所追求的東西是完全相反的。
前幾年我曾經思考過,跟自己同系畢業的同學很多都很有成就,
有時心裡不免懷疑自己,之前是不是太浪費時間了?
但我的個性就是不自己去試試看不會相信,
且後來的我感覺到,沒有一條路是真正「白走」的,
每份工作、每個決定,都對「現在的我」造成了一些影響。
今年做了個轉變,預計在加拿大打工旅遊一年。
把自己丟到全然陌生未知且不怎舒適的國家 (我喜歡熱的地方不喜歡冷),
算是我給自己30歲的一個挑戰吧。
前幾年過得滿安逸,簡單來說就是沒什麼突破或進展,
對於我來還可以做什麼、怎樣去適應全然陌生的新環境,
或是最後會夾著尾巴哭著逃回臺灣說「還是臺灣好!」
我自己也非常期待。
這是30歲踏出comfort zone的第一步,
再不變,我會覺得一輩子都要這樣了,
而我目前最害怕的事情,就是一輩子就這樣了。
這十年間最大的課題,對我來說是「看開、放下」。
生命中可能有一些人事物是我原本很喜歡,
或者對我來說很重要、很想完成的;
但有可能我就是沒辦法完成那件事情,
或者某些人沒辦法長久地在我的生命中陪我走下去。
以前很多人事物我都看得很重,特別是與「人」相關的,
因此在不知不覺中我常覺得受傷,但其實是我過於敏感,根本沒那個必要。
學習「看開」跟「放下」對我來說是on-going且很重要的課題,
也不斷讓我學習把生命中重要的人事物重新排序,
好比生命的大掃除一樣,
舊的不去,新的不來;
但那些一輩子不會想要丟棄的,就是生命中的經典了。
20歲以前的我,說實在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,
以前很單純,按照父母期望或社會普遍的價值而活,
考上北一女中、考上台大就對了,沒有去想過其他東西。
20歲以後花了很多時間思考,並接受性格反差極大的自己,
包括「接受」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見得是傳統價值觀覺得重要的事,
然後努力地走在想要走的道路上,努力讓自己過得問心無愧。
雖然有時候想起來覺得有點辛苦,
但我也很幸運,因為有支持我的朋友、家人跟男友。
男友的部分就不多說了,免得他不好意思,
總之我是非常感謝他的。
我曾經在27歲的時候,突然覺得「老了!」
好像不再是花樣年華,所有20幾的年少輕狂都要告一段落,
那時候的我心裡非常惶恐。
但30歲有不一樣的感覺,反而不害怕,
不覺得老,但也知道自己不再年輕,
好像更成熟自信了一點,
比起以前單純的青春無敵,
更能明白「相由心生」這句話的道理。
很多事情可以由自己來掌控,自己也更知道要的是什麼。
進入三十,期許自己能夠:
保持善良開朗的個性、
描繪出想要的生活並想辦法實踐、
更加腳踏實地的投入工作、
培養運動的習慣以得到健康的身體、
面對他人有更多同理心,
以及希望我的文字和做的事能夠時不時的inspire其他人。
如果把時間看作是一種資產,年齡的大小就不是問題,
重點是怎麼運用它來成就自己的生命。
我是這麼覺得的。
三十歲快樂,天天都要快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