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這是一篇不知道怎麼開頭的文,

倒不是不願面對年華老去,

而是32到33整體有種馬齒徒長的感覺,

讓我格外不想面對。

 

- - - 沒想過的 - - -

滿33歲的那天我從 Granada 移動到 Cordoba,

這是根本連想都沒想過的地點;

但我人生太多事都不在計劃內,所以稱不上意外。

可能我本來就不是很喜歡事事按計畫進行。

(啊不是處女座嗎???)

依然無法想像明年會在哪裡、過怎樣的生活,

某方面看來可說是相當隨遇而安,

但實際上我的想法比較偏向:

未來太不可測,我最多大概只能想到下一步,

和那些有長遠人生目標的人,或擅於謀略的棋士不同,

算是.....目光短淺的一種吧。

如此"跟著感覺走"的人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過的,

不過也這樣過了將近一半的人生;

而隨著年歲增長,發現越來越難隨性瀟灑地生活,

包袱逐漸有越來越大的感覺,

不知道接下來的人生還有幾次這樣率性而為的機會?

今年(依舊)發生了些想都沒想過的事,

但人生觀還是維持著之前的論調,

不後悔自己做過的事,只後悔那些沒做或錯過的。

 

- - - 務實 vs 信念 - - -

比起憑空創造漂亮的夢想,

我更適合也更喜歡"想辦法把那個夢想做出來"。

事實上直到一年內,我才驚覺到自己個性如此務實,

也因此我特別不喜歡不切實際的空口白話,

"沒有那個屁股就不要吃那種瀉藥",這是我一直以來的感覺。

但當我坐在 Catedral De Sevilla 裡面時,

忍不住想,到底什麼叫"不切實際"呢?

在美崙美奐、大到不可思議的教堂裡面,

想著當年誇口要蓋一間超越當代工藝、全世界最大最美最OOXX教堂的人,

看在當年那些平凡人眼裡難道不是不切實際嗎?

但若沒有這種"挑戰不切實際"的膽量,

偉大的突破不就沒有存在的可能了??

目前我自己想出的解答是"信念"

那座教堂本身很驚人,但真正感動我的是人,

那群人"覺得做得到"、"覺得應該做" 的信念與堅持

偉大的作品需要有概念及野心蓋出曠世鉅作的設計師,

也要一群"擁有同樣信念"的工匠,才能完成驚人的作品。

我自認沒有那樣的視野或野心能打造美麗的願景,

也沒有能力說服大家跟我一起建立那樣的美夢,

但我很願意追隨。

而同時我更重視 cause,I need a "why".

信念能讓我把"不切實際"看成"應該做"也"有機會做到",

TBH,我心底有個想像遲遲沒有實現,

就是工作上能出現一個人真正"說服我",

讓我全心相信並完成"看起來不切實際"的夢想;

畢竟對我來說,

那些能夠說服、感染別人一起往同個方向前進的人們,

就像是童話裡白馬王子那樣的發光閃亮亮。

 

- - - 美的無用 - - -

在歐洲旅行時,隨處都可體會"生活的美",

(話說回來我目前最愛的是北歐風格。)

所謂"美",以我原本認知的觀念來看,

比較像是"吃飽太閒"(台語) 會做的事,

沒有實用價值,就單純只是"比較好看",

可是這個對於"美"的堅持,我覺得是過去台灣最缺乏的概念之一,

小至海報大至建築,台灣隨處可見很多不怎樣的設計,

我們更加注重實用、而忽略了美感,

或說,先前沒有發現這兩個概念其實不互斥,

過度強調了實用的重要性。

在某個程度上這概念沒有錯,

畢竟會讓人覺得"美"的事物,

盤子上漂亮的花紋,門上的雕刻、

鮮花、一首好聽的歌、一齣感人的戲,

是加分,但不是最低限度的"必需",

且偶爾要付出額外的代價才能獲得。

近年來台灣對"美感"的覺醒落實在各個角落,

某個層面上表示我們更有餘力重視精神面。

"美"的價值之於我,就恰好存在於它的"無用",

即使無法實際上(物質面)說得出任何功效或貢獻,

卻能讓人在精神上"感覺良好",

那個良好的"感覺",就是美的價值。

 

- - - 焦慮 - - -

這部分比較私人,

但想著也許哪天能幫助到有類似問題的人,就寫了。

我自覺有滿嚴重的焦慮/不安全感問題,在各方面;

針對特定情境或對象會有比較嚴重的狀況。

舉例來說,有看 Suits 近兩季的人,

看到戲中 Louis 抓狂的表現應該都會覺得他有問題,

我沒有到那麼嚴重,但他的狀況我很能感同身受,

(戲中其實滿仔細地交代了 Louis 產生某種情緒反應的原因)

因為我有認知到"焦慮"這件事的嚴重性跟可能的影響,

所以我也有意識地在自我治療(?)

除了看很多文章幫助認識問題以外,也找解決方法,

目前覺得最有成效的方式是透過LINE留話給自己。

我焦慮的時候很容易有嚴重的負面想法,

然後回出過度悲觀、具攻擊性、心口不一或任何不適宜的話。

於是我開了只有自己的 LINE 群,

在焦慮產生的當下把想說的話或情緒通通先打進去,

可以是對話也可以是日記 (note),

當下不過度壓抑情緒但也不發給任何人,

等確認焦躁的情緒先過去再來看;

通常等一陣子以後都會覺得那時候的焦慮是沒必要的,

由於有清楚的紀錄 (甚至有時間標記),

冷靜之後常對當下自己過度焦躁的情緒反應有點驚訝。

我過去是走一個情緒大起大落時常過度滿載的路線,

不過年紀大了這樣的路線身體可能無法負荷,

若單因焦慮,做出任何造成後續困擾的行為,

也是完全沒必要的。

書寫對我來說有很顯著的效果,提供參考。

從去年年尾到今年的一大波長期低潮,

讓我重新認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,

我其實很想跟 Louis 的心理醫生聊聊,可惜他很貴。

(真正問題是他是虛構人物而不是很貴吧?)

 

- - - 33 - - -

之前對自我的認識偏向"發展的可能性",

而近一年來感受比較深的,

則偏向自己的"不足"、"弱點",或"限制",

整個過程中嚴重地感到自我懷疑和貶抑,

經歷過最低潮的時期後,漸漸可以往好的方向看:

承認某些自己的不足或缺點需要很多勇氣,

在這樣的過程中我覺得我破碎又黏回來了幾次,

面對這些缺點並不會讓人變得更不好或脆弱,

而是有足夠的自覺能夠尋求幫助以改善這樣的狀況,

這點我覺得在生活或事業上都一樣。

 

學習過好當下,學習看開、學習閉嘴、

學習用理直氣壯的 Don't Give It A Fuck 精神來面對某些人事物,

花時間在覺得值得的人事物上,

是接下來的重要課題。

 

已經過了年紀,但內心還是常偷害羞又幼稚的少女;

以前是 social 鬼,如今完全懶得 social,但遇上某些人仍有說不完的話;

對很多議題仍有滿滿的想法,但不一定會都說出來;

認識到自己這年歲體力有限,已經不會再輕易熬夜;

明白很多事情過去就是過去了,只能留在回憶裡。

還是感覺自己不像三十三的,短髮的,三十三。

 

圖說:現在的拍照app好恐怖,明明素顏看起來卻像化了妝...

milkteasky.jpg

 

<當我想起你>  

(今年依然大愛楊千嬅/徐佳瑩等等)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lkteasky 的頭像
    milkteasky

    MILKTEASKY * 奶茶天空

    milktea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